六盘水师范学院最新排名多少?
六盘水师范学院在2025年的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75名,在贵州省内高校中排名第17名,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排名第100名。
一:六盘水师范学院排名一览表(国内高校排名)
以下数据是赶考生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整理而成的。由于各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所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在该排行榜中的排名结果可能会与大家自身的认知存在差异,仅供参考。
1、六盘水师范学院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六盘水师范学院排名第475位,属于区域知名大学的办学层次。其综合实力弱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强于石家庄学院。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475 | 唐山师范学院 | 河北 | 师范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陕西 | 师范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贵州 | 师范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石家庄学院 | 河北 | 师范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蚌埠学院 | 安徽 | 理工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六盘水师范学院省内大学排名
在贵州省内高校排名中,六盘水师范学院处于贵州本省大学第17位,排名低于安顺学院,但高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省内排名 | 院校 | 地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15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16 | 安顺学院 | 安顺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441 |
17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六盘水市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18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495 |
19 | 贵州商学院 | 贵阳市 | 财经 | 区域知名大学 | 505 |
3、六盘水师范学院师范类大学排名
在全国师范类高校排名中,六盘水师范学院位列第100名,排名低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排在石家庄学院之上。
师范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市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98 | 唐山师范学院 | 河北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99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陕西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100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贵州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101 | 石家庄学院 | 河北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102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贵州 | 区域知名大学 | 495 |
二:六盘水师范学院简介
六盘水师范学院是省属公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属川滇黔桂结合部,有“四省立交桥”之称,年均气温15℃,气候舒爽,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月照机场开通六盘水直达北上广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六盘水多元包容,不仅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更是集古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等于一身的宜居城市。
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6次,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获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培育)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获批认定省级一流课程79门。有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i类学科(群)1个、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7个。建有“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中国凉都文化研究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级双创教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煤矿瓦斯防治”“猕猴桃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6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2011协同中心’”1个,“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装备数字化技术”、刺梨发酵工程技术等贵州省工程中心3个,“六盘水刺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六盘水复杂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六盘水市洁净能源与绿色化工”等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碳达峰、碳中和”等市级创新中心2个,六盘水市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1个。“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化研究团队”“贵州省巷道顶板可视化智能探测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煤炭洁净加工与转化利用”“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等厅级创新团队8个。“六盘水亚高原地区煤化工高效节能科技”“大数据下的煤矿重大关键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等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74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3项。建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有“三变”改革研究院、贵州碳中和高技术研究院等14个学术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共196个,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